须弥山石窟,位于固原市区西北约60公里处,这里在唐代(618-907年)是重要的关隘,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的关口。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386-557年),一直延续到唐末,在须弥山石窟之前,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从须弥山石窟开始陆续采用了石雕工艺。

须弥山从北魏到隋唐历代开凿出众多的石窟,这些石窟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的石窟佛像鼻梁高隆,保留着印度佛教的风貌,有些造像,脸瘦肩溜,宽袍大袖;隋代佛像则是上身长、下肢短,方面短颈,形象质朴拙重;唐代佛像造型趋向完美,它的体态丰满,服饰华贵绚丽,表现出唐代艺术的非凡气质。

整个景区分为博物馆和石窟两个部分,两处相隔比较远,你也可以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前往这两处(每处往返10元,另外付费)。游客进入景区去,可以先到博物馆游览,馆中的展品以石窟和佛教艺术为主题,基本都是复制品,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丝绸之路上各处的佛窟、藏品以及和佛教有关的典故。

参观完博物馆后,可以根据指示牌下山穿过河谷到达对岸的须弥山,一路爬山游览石窟。须弥山石窟原有100多个窟,洞窟的而精美程度与莫高窟等不相上下,但很多已经被人为的破坏,至今造像保存较完整的有20多个窟。

第一窟中隋代(581-618年)佛像色彩还保存的不错;旁边是5号窟,就是须弥山石窟的象征——唐代建造的大佛楼,是当年武则天在全国范围内供奉弥勒佛的功绩,这座佛像比云冈石窟的大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还要高大。

景区中现存造像最多的第45、46和48窟,都位于景区中的园光寺范围内,这里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龛内立佛多为一佛二菩萨,刻工精美。除此外,龛额上有各种小佛,龛座下有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窟顶有围绕塔柱翱翔的飞天浮雕,千姿百态,琳琅满目。这些石窟都建造于北周(557-581年)时代。

相国寺区的51号石窟,是须弥山中最大的石窟,但损坏比较严重,在上世纪60年代,须弥山附近修建水库,当时上万名工人就居住在这些石窟中。

须弥山石窟的交通并不算便利,没有直达公交车,需要游客在固原市区乘坐中巴到达三营镇,然后在镇上换乘私人的小车前往景区。

须弥山石窟,佛教石窟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固原西北55公里寺口子河(古称石门水)北麓的山峰上,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以后各代修葺重妆,成为原州(今固原)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定为全国4A级旅游景区。

须弥山石窟现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连绵2公里的8座山峰上,自南而北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区。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孙宫,以第14、24、32、33窟为代表,多是3~4.5米见方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第32窟塔柱多达7层。第24窟塔柱上层龛内雕刻佛传故事。

北周石窟开凿工程向北发展,集中于圆光寺、相国寺区域,规模大、造像精,现存主要窟有第45、46、51、67等窟,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面各开一大龛,四壁亦开龛,有的一壁三龛,龛形雕饰华丽。第45窟和46窟是须弥山最繁丽的洞窟。第51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组成,主室宽13.5米、高10.6米,是须弥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后壁通宽的宝坛上并列3尊坐佛高达6米,雄伟壮观,在现存北周造像中最罕见的杰作。隋唐时的石窟主要分布在相国寺以北、以唐代石窟数量最多,一般4~5米见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设马蹄形佛坛,成铺的造像配置坛上,5尊或7尊,多至9尊,不另开龛。第105窟是一座大窟,俗称桃花洞,主室内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开大龛,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第5窟(大佛楼)是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龛。龛内倚坐佛像高达20.6米,是现存可数的唐代大佛像之一。须弥山保存着造像350余身,题记33则,壁画7处,明代石壁3通,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史上的一笔重要的遗产,对于石窟艺术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后汉人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这些石窟群中,遗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解脱)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这应该是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相关人文地理  相关人文地理历史文化

——

01

2017-10

中国宁夏 塞上江南新天府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旅游品牌日益叫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了解更多]

01

2017-10

古西夏-揭开神秘的面纱

西夏古国及其文明被披上了“神秘面纱”,西夏研究被叹为“绝学” [了解更多]

02

2017-10

宁夏水洞沟 原始的记忆 温暖与深情

宁夏的历史从水洞沟开始,水洞沟是中国长城保存最完整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 [了解更多]

16

2017-10

宁夏沙坡头 西北风光之雄奇 兼江南景色之秀美

西北风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 [了解更多]

大西北农家人宣传传统特色的西北农产品,包括陕西、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农村农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北农产品特产,期待有一天农村城镇建设更美好,西北农家人,加油!

more+

微博微信

联系我们

  • ©大西北农家人版权所有,本站图片和信息均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提供,如转载的图片或引用文章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QQ24978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