郃阳提线木偶戏(又称“郃阳线胡”),地处渭南黄河之滨,与山西西部地区相邻,是中国北方提线木偶的独有之秀。明末清初,号称“关中八高士”之一的郃阳举人李灌(向若)对线戏的唱腔、音乐、剧目及木偶制作等方面作了较大改革,使其更趋于完整化、戏曲化。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多次前往苏州、扬州、北京等地演出,影响极大。该剧种包含了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和创造性的独有特技,赋予提线木偶以艺术生命,使之栩栩如生。线戏的唱腔、音乐苍凉悲壮、委婉细腻,多具秦地特色。乐器演奏拥有铮子、截子等特种乐器别具一格,特色鲜明。传统剧目意境美妙、文字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解放后,一些剧目被移植改编为舞台剧目,在省内外享有声誉。该剧种目前人才匮乏,市场萧条,直接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保护这一传统剧种,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合阳提线木偶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线戏渊源,十分久远,现在一般认为“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唐代段安节所撰《乐府杂录·傀儡子》载:“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于机关,舞于郫间。阏氏望,谓是生人,虑其城下,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后乐家翻为戏。”已故合阳线戏艺人雷清云早年回忆说,合阳线戏代代相传,曾为汉王立过大功。当年匈奴攻代国,汉王被困平城。代王知道西河(合阳古称“西河”)有线戏,告知陈平。陈平命工匠仿制大木偶.栩栩如生,借夜月舞于城楼。匈奴王之妻望见,心生妒忌,害怕城破之后匈奴王纳汉家女,遂网开一面,放走汉王。后来代王喜弃国.被赦为合阳侯。代王喜即汉王之兄刘仲,据《合阳县全志》载,刘仲城在今坊镇东北五里。《合阳新志资料》载,刘仲城在坊镇东北五里和阳村。艺人的传说与史书记载基本吻合。《大业拾遗》记有:“隋炀帝使黄兖造木人二尺许,衣以绮罗,饰以金碧,能运用自如。”这记载与合阳线胡戏的木偶形象及尺寸几无二致。即就是演出形式,唐·杜佑《笔麈》中的记载也和今天十分相同:“傀儡子,汉末使用于嘉会,北齐高纬尤好之”,“今俗悬丝而戏,谓之偶人,以手持其末,出其帏帐之上(外)。”悬丝傀儡即提线木偶的古称,“帏帐”在合阳线胡戏中称为“亮子”。表演时艺人站于亮子后面,手提木偶出于亮子之外。《通典》说唐代已把线戏列入歌舞类。《明皇实录》中有唐玄宗《吟傀儡》(一说为梁皇所作)一诗:“刻木牵丝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犹似人生一梦中:”诗中虽未明指即合阳线胡戏,但“刻木牵丝”的结构,“鸡皮鹤发”的外形已与合阳线胡戏的木偶造型完全一样,也说明在唐代线戏已十分流行了。到了明末,合阳举人李灌(向若)与线戏艺人过从甚密,对线戏的唱腔、音乐、服饰、剧目及偶人造型作过较大的改革,使之更趋完整化、戏曲化,曾随商帮到过苏、扬二州演出。清代乾隆之后,是合阳线戏的鼎盛时期,至光绪年间,单是合阳境内就有线戏班社七十余个。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再次往苏扬两州及北京演出。光绪二十六年(1900),北黑池的王玉润线戏班曾往甘肃、河南、山西等省演出。

合阳线戏班社属于半农半艺的演出团体,艺人们农忙种地,农闲演戏。线戏在发展过程中,驰名艺人辈出。仅以近现代为例,坐鼓板怀说戏的有王武汉(艺名“六八儿”)、杜进虎、颜喜牢(红眼娃)、王玉润、雷振南、马东训(一窝鳖)、王孝前(十三娃)、李银选(狼咬儿)等。他们注情于声,声情并茂,每个人都能说五六十本戏,最多的可以说到一百多本:虽然已去世多年,仍为群众所津津乐道。“说戏的”责任重大,一本戏中的生、旦戏由他一人包干,讲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线腔戏的唱腔在音乐间歇中进行,只以铮子打节奏,听起来悦耳动听。合阳人看提线木偶戏主要是“听”,所以许多人于脆背对戏台,一饱耳福。

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偶人系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到十二根不等,按具体情况还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多到二十余根的。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通过线戏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却又有浓厚的木偶特色。可以自然地作卸帽子、脱衣服、搬椅子、抡杆子、单双闪官翅等特技动作。著名的提线艺人有六六子、高郎儿、刘升庆、王棣娃、谋儿、相银、王忠绪等。群众编了许多顺口溜来称赞这些艺人们的真本事、奇本事:

“六六子本事没法学,生旦净丑能提活。”

“高郎儿,提的谄,对台戏才把功夫显;能吹胡子能瞪眼,能踢纱帽把单翅儿闪。”

“升庆提线本领高,旦娃出来象水上漂。碎脚儿一步一步跷,前后左右会甩梢。”

“不管生旦净丑,唯有棣娃子拿手。抬桌子,挪靠子,当场变脱袄撂帽子。”

“谋儿、良儿再暴牙,提线算个全挂挂。”

“提靠甲戏有能人,灭不下黑池王相银。”

“忠绪提线算能能,登过报还进过京。”

著名线戏艺人六八儿(王武汉)去世已有多半个世纪,但合阳人还是不能忘记他和他的艺术,在民间流传着不少他的故事。据说当年他在徐水沟北的同家庄地区演出时,声情并茂的唱腔不知迷住了多少人。当时流传着一句话,说是“宁吃六八儿屙下的,不吃凉粉柞下的”;还有一段民间歌谣是这样说的:

儿容貌好哭声难学,

引诱了三池村多少婆娘。

媳妇不擀面,

姑娘不扫院,

伙计不垫圈。

给他六八儿哥做下一双鞋,

可不知再来不来!

由此可见其艺术的魅力。

经典剧目

合阳提线木偶戏剧目丰富,老艺人传说有五百余本,1961年陕西剧目工作室收集到的二百余本现在保存在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最受群众欢迎的是“三箱(厢)”(《百宝箱》《囊哉装箱》《西厢记》)“二楼”(《谪仙楼》《鸳鸯楼》)“双钗”(《金琬钗》《双凤钗》)以及《蝴蝶杯》等。还有一部分艺人即兴创作的小戏,因为多在本戏演完之后加演,所以俗称“捎戏”。捎戏的语言通俗上口,生动活泼,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气息极浓,深受群众欢迎,久演不衰,为群众增添了欢乐和笑声,如《挖蔓菁》《解破米》《响棒槌分家》《卖杂货》《聂先生教学》等。

 

荣誉:

1952年,由线戏艺人魏天才、王忠绪等发起,在民间班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合阳晨光线剧社”,即今日“合阳县提线木偶剧团”的前身,是合阳县第一个集体性质的民间艺术团体。1955年,晨光线剧社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届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传统戏《打金枝》中“进宫背舌”一折,获得极高评价。1956年,参加陕西省木偶皮影会演大会,演出传统戏《白汗衫》,荣获一等奖。“文革”中以“木偶戏不能表现革命英雄人物”为由,该剧社曾一度被解散,“文革”后“春风吹又生”。1986年,在西安为我国驻九个国家的文化参赞演出;法国电视一台摄影记者范华先生专程来合阳拍摄了16mm影片,带往法国播放,这是合阳线胡戏首次进入国际文化交流行列。1987年初参加“长安民间艺术周”演出,年底又为文化部艺术局召开的“全国木偶戏艺术研讨会”作专场演出,均获好评。此后又在渭南地区第一、二、三届艺术节和曲皮木杂调演中以及1989年陕西省“农行杯”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1989年金秋十月,合阳提线木偶剧团又带着《秃子闹房》等四个折子戏代表渭南地区参加厂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的演出,荣获银奖;接着又代表陕西省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的演出,荣获金奖。1991年,合阳线戏应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之邀晋京演出,大获成功;1996年,又一次晋京参加建国45周年庆祝演出;1997年,王红民、萧鹏芳夫妇又远渡重洋,赴巴西演出,合阳线戏为发展中外友谊做出了贡献。

合阳人爱看线戏,把踅面和线戏当成自己的宝贝,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不吃踅面不看线(戏),不算到过合阳县”的说法。

 

声腔:

这里有必要说说“线腔”一词。

合阳提线木偶戏独特的声腔,过去似乎很少有人提起。直到1957年王道明、惠增厚有史以来首次收集整理线偶戏音乐时,出版的书仍然叫《合阳线偶戏音乐》。1957年,合阳新生剧团大胆尝试,把传统的提线木偶戏搬上大舞台,改由真人演出,被誉为“—朵花变成两朵花”。1958年,韩城、合阳并为大县,称韩城县,新生剧团也改名为“韩城戏曲剧院秦腔一团”。1959年为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剧团排练了李新庆根据合阳线戏传统剧目改编的《白汗衫》。撰写说明书时,李新庆想原先叫“线偶戏”,如今既不用“偶”,更不用“线”提,只是使用了原来的声腔,便标了一个“线腔”。当时主管文化的老县长张孔博认为“线腔”,应叫“洽(he)剧”,而剧院的同志认为“洽剧”造成误会,还是叫“线腔”好。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韩城县的国庆献礼节目却是个“洽剧”,韩城的同志感情上接受不了,所以此后便有了“线腔”一词。尽管有不少专家多次指出“线腔”这个名字不妥,“线怎么能发声呢”,但却一直没有改过来。直到1999年4月拍摄线偶戏光盘时,这个问题又一次被提出来。大家经过讨论,认为还是应该叫“合腔”为好,于是光盘和录音上都印了“合阳合腔提线木偶戏”的名称。

相关人文地理  相关人文地理历史文化

——

02

2017-10

陕西商洛洛南仓颉造字处,洛水南岸,山势巍峨秀丽

仓颉造字,功在千古,誉满中华,为了纪念这位文字始祖,洛南县府于清光绪五年,在县城东南隅修建了仓圣祠 [了解更多]

04

2017-10

陕西榆林横山县波罗古镇

波罗镇是黄土、草原、红色文化的汇集地 [了解更多]

24

2017-11

陕西辣子蒜羊血

辣子蒜羊血是陕西省咸阳等地区传统名菜,分别放在盐、酱、醋、蒜水、油泼辣子、香油 [了解更多]

06

2017-12

陕西咸阳礼泉县袁家村

袁家村主要分为两个区,一个是关中民俗,另一个则是农家乐,被称为“关中印象体验地” [了解更多]

09

2017-12

陕西宝鸡炎帝陵

炎帝陵分为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3部分,这里雄伟神圣幽静,成为炎黄子孙的谒陵拜祖的圣地 [了解更多]

大西北农家人宣传传统特色的西北农产品,包括陕西、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农村农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北农产品特产,期待有一天农村城镇建设更美好,西北农家人,加油!

more+

微博微信

联系我们

  • ©大西北农家人版权所有,本站图片和信息均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提供,如转载的图片或引用文章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QQ24978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