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为总体目标。总面积12611公顷,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1524(青龙寨)-2904米(鲁班峰)。



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湑水河上游,地理位置东经107°40′-107°49′,北纬33°43′-33°50′之间。东以秦岭梁为界,与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南以财神岭为界与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西与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北以秦岭分水岭为界,与厚畛子林场大熊猫走廊带相接。

创建历史

1974年3-5月,陕西省农林局根据1973年全国重点省、市、自治区珍贵动物资源保护、调查座谈会议纪要精神,安排部署在洋县、佛坪、宁陕、太白和周至5县开展珍贵动物资源调查。西北大学陈服官教授调查中发现在老县城有大熊猫活动的大量痕迹,初步确定老县城为大熊猫集中分布区。1983年,厚畛子林场成立大熊猫巡逻队,编制专职人员负责老县城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为改善大熊猫栖息环境,稳定和发展大熊猫种群,1992年6月29日国家计委计农经[1992]991号文件批准《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总体规划》;1993年省政府陕政函[1993]31号上报《关于报送我省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实施方案的函》,决定成立"周至老县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同年6月,县政府周政发字[1993]76号文件上报《周至县人民政府关于单独建立大熊猫保护区的报告》,拟在厚畛子林场所属老县城林区建立大熊猫保护区。1993年7月10日,市政府办公厅以市政办函字[1993]62号文件,发出《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周至老县城大熊猫保护区的复函》,正式批准建立老县城大熊猫保护区。同年8月31日,周至县编委周编发[1993]006号文件批准成立"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004年,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

自然环境

保护区由低到高分为落叶栎林带、桦木林带和针叶林带。由于历史上人为活动的影响,海拔2000米以下区域全为次生植被,海拔2200米以上区域自然植被基本得以保存,为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植物资源

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80种,分属20科,40属;种子植物1158种,分属112科,468属。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其中Ⅰ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和独叶草2种。有药用植物319种,观赏植物232种,油脂及芳香植物136种,纤维植物43种,淀粉及糖类植物77种,鞣质植物100种。大熊猫主食的秦岭箭竹在全区均有分布,但在海拔2000米以下仅分布于沟谷溪旁,数量很少且生长较差。成林分布集中在海拔2300米以上区域,面积较小,生长较好,为大熊猫提供了充足食源。

动物资源

保护区有野生脊椎动物263种,其中哺乳类50种,鸟类188种,爬行类15种,两栖类5种,鱼类5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其中Ⅰ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豹、林麝、金雕等6种;Ⅱ级保护动物有黑熊、豺、金猫等25种。大熊猫主要分布于保护区海拔2200-2600米中山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中。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塔尔河、正南沟、正河、大沟、光头山、阮泉沟、杨家沟、吊沟等区域。据2001年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本区种群数量在35-40只之间,约占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的12%,核心区内大熊猫分布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0.48只,居全国之首。

金丝猴主要分布于保护区海拔1750-2800米的垂直地带内。栖息地包括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两种森林植被类型,建群树种为华山松、油松、冷杉、辽东栎、卜氏杨、红桦及牛皮桦等。本区分布约有2群,共计110余只,其中分布于塔尔河、正河、正南沟及大沟的约有65只,分布于阮全沟、杨家沟、吊沟的约有46只。

羚牛是保护区内珍稀动物中数量最大的,估计种群数量至少在150头左右,沿秦岭主脊海拔2200米以上的中山或亚高山地带栖息,冷杉林是其分布高度的植物指标,取食高度一般在海拔1700-2600米之间。

地理优势

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中心位置,可将太白山、黄柏塬、佛坪、长青、周至等自然保护区连成一片,将几个岛屿化、斑块状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对秦岭脊椎动物种群,尤其是大熊猫种群的基因交流和种群复壮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区内复杂的生境条件,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进行生物资源、森林生态、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森林土壤等多学科研究和教学实习基地,也是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进行环境教育的课堂和天然实验室。

自然景观

老县城保护区具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变化明显,茂密林海、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珍稀植物,构成色彩斑斓的植物景观。区内小型兽类及鸟类频频出没,可见扭角羚在草地间撒欢,大熊猫在竹林里觅食,金丝猴在丛林中嬉戏,鸟儿们在枝头歌唱,构成一幅"山苍苍,林莽莽,飞禽走兽竞自忙"的动物景观。老县城地处长约5公里,宽约0.8公里的山间盆地,城南2公里的头冠山,城东的鲁班峰,城北秦岭梁的药王洞,阮全沟的溶洞,正河的玉金石等组成丰富的山体景观。长约20公里、东向西流的湑水河,城南的灵泉、漏泽泉、都督门杨泗将军泉、青龙寨的"小水帘"则形成优美的水体景观。
 





人文景观

县城由于清至民初的百年繁华而留下丰富人文景观。清道光5年(1825)在今老县城设佛坪厅。民国2年(1913)改厅为县。民国15年(1926)佛坪县知事吴其昌将佛坪县由老县城(佛爷坪)迁往袁家庄。百余年间,这里是佛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长安至汉中的交通枢纽,南北物资交流中心,留下多处遗址:古城墙、厅署、司狱署、文庙、城隍庙、三圣祠、灵泉、接官亭、石刻碑志等,都是有名的人文景观。
 

相关人文地理  相关人文地理历史文化

——

05

2017-10

西安周至厚畛子镇

厚畛子镇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了解更多]

05

2017-10

陕西西安周至沙河湿地公园-中国第一水街

中国第一水街沙河湿地公园,该园也是西部首家真正免费开放的水主题的景区 [了解更多]

25

2017-10

陕西西安周至楼观台

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千峰耸翠 [了解更多]

25

2017-10

陕西西安周至赵公明财神庙

南山北麓,风景幽美,依山带水 [了解更多]

27

2017-10

陕西西安周至黑河-黑河森林公园

森林茂密,奇峰若雕,怪石嶙峋,山水入画 [了解更多]

大西北农家人宣传传统特色的西北农产品,包括陕西、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农村农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北农产品特产,期待有一天农村城镇建设更美好,西北农家人,加油!

more+

微博微信

联系我们

  • ©大西北农家人版权所有,本站图片和信息均来源于网络或网友提供,如转载的图片或引用文章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联系QQ249780283